近年来,河池市以开展农贸市场示范创建为载体,按照“标准化建设、精细化管理”要求,以整促改,以创促新,以示范促规范,推动农贸市场监管工作出亮点、见成效、可复制,全市完成整治规范老旧农贸市场162家,创建示范农贸市场113家,创建自治区食品安全示范批发市场1家,公众对农贸市场管理满意度达96%。
在保障投入上,落实到位。本着创建一批,成熟一批的原则,先后投入3000多万元对金城江城区以及10个县(区)消费者比较集中、基础设施相对落后的市场进行改造升级;按照“建管并举、即治即管”的思路,制定出台了《农贸市场(含批发市场)设施改造标准》、《农贸市场食品快速检测室创建标准》等系列配套文件,探索创新农贸市场长效管理办法,提高农贸市场规范化运作。全市11个县(区)城区的农贸市场、批发市场按照10—15平方米建筑面积的标准设立快检室,落实2名快检专业人员,共新建食品快速检测室131个,投入200多万元用于购置检测设施设备以及配套快检试剂。
在监管模式上,严把关口。严把“准入关”,建立食品市场准入制度,严格落实主办单位管理责任,与市场开办方签订责任状,层层落实工作责任,设立市场监管办公室,健全档案,督促食品经营者严格落实索证索票制度,实行挂牌公示管理;严把“销售关”,对经营食用农产品的,必须验明和记录所销售食用农产品产地证明和质量安全检验(检疫)合格证明;严把“卫生关”,每个市场按3人/500平方米标准配备了清扫保洁人员,实行全天候动态保洁,做到场内场外垃圾“随脏随扫、日产日清”,达到“四保”、“十禁止”。
在管理机制上,规范标准。规范农贸市场升级改造标准,做到“活禽进笼、宰杀隔离、生熟分开、摊位归区、坐商归店、垃圾归桶、水产进池、食品上柜、肉食上案、果蔬上台、副食上架”;规范诚信经营公示标准,做到公示经营者营业执照、经营许可证、食品安全承诺书、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从业人员健康证、从业人员培训证、食品加工现场图片、食品原材料和添加剂;统一亮证经营、科学操作、安全从业、诚信承诺、应急演练、培训上岗、健康从业、清洁着装。
在职责落实上,明确责任。明确监管部门职责,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加大对食品安全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建立农贸市场综合执法联合联动协调机制;明确农贸市场开办方为食品安全责任主体,建立经营者档案和违法经营记录,做好日常食品安全的监管;明确经营者职责,严格审核食品经营者的身份、健康状况、经营场地、营业执照、经营许可等主体资格,把好经营的“第一关口”。所有市场内食品经营户要求做到“五个统一”,即统一亮证经营、统一食品进货台账、统一食品安全承诺、统一标签标识、统一原料信息公示。对无证照经营的坚决予以取缔;对违法经营的,依法吊销其食品经营许可证和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