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

微博  |
0771-5886315
   
您好,欢迎来到广西食品安全网!
法律法规
权威发布
当前位置:
河池食品抽检突破7批次千人 全力保障民众“舌尖上安全”
来源:本站 | 作者:韦佑将 | 发布时间: 2021-01-15 | 735 次浏览 | 分享到:

“‘你点我检’服务活动非常好!让我们懂得了如何鉴别食品安全,吃上了更加安全的食品,我们非常放心。” 河池市民罗女士在市场购买蔬菜即参加现场检验,满心欢喜地说。这是河池市市场监管局开展食品抽检工作的一个缩影,也是河池市全面落实“食品抽样检验7批次千人” 惠民实事的重要举措。目前,河池已全面完成2020年食品抽检工作,全年共完成食品抽样检验25216批次,比2019年完成的3074批次,增加了22142批次。全市食品抽检量达到了7.11批次/千人,超额完成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中要求在2020年食品抽检量达到4批次/千人的任务,有效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坚持组织领导 推动检管结合

为确保中央、国务院每年每千人4批次的这一惠民实事的落实,河池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加强组织领导,整合力量,成立工作专班,主要领导亲自抓、党组成员具体抓,从各业务科室、检验机构抽调业务骨干组成了食品抽检工作小组,负责落实执行食品抽检的各项工作,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局面。同时,加强对食品抽样工作业务的学习,坚持做到食品抽样与日常监督检查相结合,先检查后抽样,严格遵守抽样规则与抽样程序,认真填写抽样封签与抽样记录及凭证。在对被抽验单位进行抽样的同时,对食品购进验收、索证索票等情况进行日常监督检查,规范食品经营行为,推动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

坚持问题导向 推动靶向命中

“巩固自治区食品安全城市”为契机,将“抽检量7批次/千人”的食品抽样工作列为2020年市场监管工作的重点。坚持问题导向,落实食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从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入手,围绕涉及人民身体健康的食品安全指标,聚集高风险食品品种、项目和区域开展抽检。一是在抽检环节上靶向命中。为全面衡量食品企业安全保障水平,对全市所有发证食品小作坊,在产获证食品生产企业进行了全覆盖抽检。生产环节抽检904批次,占抽检总量的3.59%,不合格率为6.64%,不合格单位类型主要为米粉厂、糕点厂、酒坊、油坊等;结合全市创城工作和食品消费特点,加大对餐饮环节食品的抽检力度,重点组织开展校园周边、学校和托幼机构食堂、集体用餐配送单位、旅游景区餐饮单位、小摊贩等的抽检,餐饮环节共抽检2949批次,占抽检总量的11.69%,主要在小吃店、饮品店抽检;不合格率为2.44%,不合格单位类型主要为小吃店、小餐饮、包子店等;加大对市场占有率高的超市、大型批发市场、农贸市场的抽检,流通环节共抽检21363批次,占抽检总量的84.72%,不合格率为0.89%,不合格单位类型主要为超市、农贸市场、小食杂店。二是在抽检品种上靶向命中。坚持对高风险、重点品种监测,加强对大宗食品、食用农产品(蔬菜、水果、畜禽肉、水产品等)、新型业态销售食品等的抽检。全年抽检涉及32大类食品、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其中食用农产品、餐饮食品、粮食加工品、饮料、糕点、调味品6大类抽检比例较大,抽检批数共占抽检总量的80.23%。食用农产品抽检比例最大,共抽检13161批次,占抽检总数的52.19%。从各个食品类别的不合格情况来看,共有15个类别的食品有检出不合格,分别是食用农产品、餐饮食品、粮食加工品、饮料、糕点、调味品、酒类、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蔬菜制品、方便食品、食糖、饼干、淀粉及淀粉制品、薯类和膨化食品。三是在检验参数上靶向命中。2020年以污染物、微生物、食品添加剂、农药兽药残留四类为重点指标开展抽检检测。经检测,污染物不合格64项次,占总不合格项次的19.45%;微生物不合格59项次,占总不合格项次的17.93%;食品添加剂不合格57项次,占总不合格项次的17.33%;农药残留不合格52项次,占总不合格项次的15.81。其他不合格共97项次,占总不合格项次的29.48%

坚持市县联动 推动广泛覆盖

2020年食品抽检资金实行分级负责制,自治区本级负责区转移抽检任务所需经费,市县分担的抽检任务,所需经费由市县通过自有财力安排。河池市、县(区)二级紧密协作、合理分工、统筹协调,在财力十分困难前提下,多渠道筹措资金757.4万元,完成19346批次,为抽检突破7批次/千人打下坚实基础。在抽检工作中,统一制定抽检计划、统一组织实施、统一数据报送、统一结果利用,抽检各有侧重,不重不漏,广泛覆盖。对城市、农村、城乡结合部等区域重点覆盖,重点监测人民群众消费较多的米及米制品、小麦粉制品及焙烤食品、肉及肉制品、水产品、乳及乳制品、食用油及饮料类食品等重点品种食品,同时在全市33个农贸市场的食用农产品持续深入开展农残快检工作,以及面向市场农产品经营者和消费者免费农残快检“你送我检”便民服务活动,每月实现农贸市场全覆盖、市场档位全覆盖和产品全覆盖。

坚持公平公正 推动核查处置

加强对不合格问题食品的核查处置,核查处置完成率要达100%。河池市场监督管理局坚持对食品安全零容忍态度,对不合格和问题食品严格执法,不合格问题食品的违法行为严格查处,确保产品控制到位、整改复查到位、食品生产经营者责任落实到位、违法行为处罚到位。对经营环节的不合格和问题食品,第一时间启动核查处置,督促经营者立即停止销售、下架封存、召回。及时查阅进货记录等级相关材料,检查经营者履行进货查验、索证索票义务,以及提供进货来源的真实性,依法作出行政处罚。对生产环节的核查处置,以控制产品安全风险为首要任务,以查清原因,消除食品安全隐患为根本,倒逼企业落实主体责任,依法处罚到位。第一时间责令企业召回不合格食品的同时,对不合格食品及相关原料进行现场查验,封存台帐,准确核算产品生产销售数量及召回数量。监督对食品原料及相关产品作无害化处理,防止其再次流入市场。

坚持数据质量 推动信息公开

河池市场监督管理局按照“谁采集、谁录入、谁负责”的原则,加强对抽检数据质量的管理,将食品抽检信息完整准确录入国家食品安全抽样检验信息系统,真正做到信息共享。定期在政府信息公开网站发布食品抽检信息,公布食品合格和不合格信息,信息内容涵盖企业名称、地址、品种、规格、检验结果、检验项目、不合格情况说明、判定标准、检验机构等相关信息;在传统节假日,提前做好食品抽检和信息公布,编写消费提示和风险解析,让群众参与到食品安全共治中来,形成共治共享的食品安全监管格局。

法律法规
权威发布
放心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