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糖料蔗订单农业是推动糖业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抓手。近年来,广西坚持“订单签得下、合同核得准、秩序管得住”的工作原则,在全区范围内全面推行规范化订单农业,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通过订单农业建立利益联结、效益导向的新型农企关系,取得了显著成效。
据了解,在推行糖料蔗订单农业工作中,广西主要采取了五项措施:一是出台订单农业管理办法,制定糖料蔗订单合同规范文本;二是建立完善县、乡、村三级调处机制,及时处理合同纠纷;三是推进糖料蔗订单农业服务云平台建设,推动纸质签订转向无纸化签订,实现“随时查阅、适时统计、动态跟踪、精准管理”;四是督促指导广西糖业协会,组织制糖企业共同签署榨季生产自律公约,引导企业加强行业自律;五是各级政府整合农业扶持政策,引导制糖企业加强对蔗农的服务,加强糖料蔗生产基础设施建设。
通过改革,广西订单农业实现全覆盖,糖料蔗购销走上市场化道路,市场活力得到激发。2020/2021年榨季,全区糖料蔗种植面积1115万亩,核准备案合同50.83万份,涉及农户69.60万户,全区订单合同基本完成履约,榨季秩序基本稳定。
相对于改革之前,广西糖业市场主体购销渠道有了保障,蔗农吃上“定心丸”,能够安心种蔗,制糖企业能够有效安排生产、加大投入;制糖企业服务蔗农的意愿明显增强,为稳定新榨季订单合同、保证糖料蔗供应,制糖企业积极加大对种植户的扶持力度;蔗款兑付更加及时,2019/2020年榨季收榨1个月内,蔗款兑付率达到99.1%,同比提高20.74个百分点;2020/2021年榨季收榨1个月内,蔗款兑付率达到99.63%,为历年来蔗款兑付最快,相比改革前蔗农满意度明显提高。
下一步,广西将通过完善糖业大数据云平台建设,实施糖料蔗订单农业履约情况通报制度,加快建设糖业信用数据库,对失信和扰乱糖料蔗购销市场的行为主体,取消其享受的财政支持政策等措施,进一步加强对糖料蔗购销市场的协调和监管,努力打造诚信糖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