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实施粮食产后服务体系、“中国好粮油”行动计划和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体系建设,促进节粮减损,提高优质特色粮油供给水平。
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实施粮食产后服务体系、“中国好粮油”行动计划和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体系建设,促进节粮减损,提高优质特色粮油供给水平,以实际行动为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保驾护航,成效显著。
建设粮食产后服务体系,节粮减损惠农增效。大力实施以粮食产后服务中心建设和农户科学储粮项目建设为主要内容的粮食产后服务体系建设。在64个县建成141个粮食产后服务中心,基本上满足粮食产后服务的需要。在18个产粮大县建成55个项目,实现产粮大县全覆盖,确保粮食入库质量,提升“优粮优购”保障能力,解决农民“丰收后的烦恼”。农户科学储粮项目建设完成农户科学储粮仓20万套,据测算年储粮量可达16万吨,损耗降低率6%。
打造“广西香米”区域公用品牌,产业发展提质增速。通过实施“中国好粮油”行动计划,建设15个“中国好粮油”示范县、3个自治区级示范企业,推进优质稻种植、优质稻收购、低温库建设、“广西香米”加工、宣传推广销售等工作,让更多优质特色粮油“飞入百姓家”。以品牌建设为抓手,大力打造“广西香米”区域公用品牌,成立广西香米产业联盟,实施优粮优产、优粮优购、优粮优储、优粮优加、优粮优销“五优联动”,推动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三链协同”。制定发布实施《广西好粮油 广西香米》《广西好粮油 稻谷》《广西好粮油 广西香米生产质量控制规范》等系列团体标准。近三年有101个产品获评“广西好粮油”产品称号,10个产品获评“中国好粮油”产品殊荣,宾阳“古辣香米”、贵港“东津细米”和“上林大米”荣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称号。“广西香米”荣登2020年第十届中国粮油榜“中国粮油影响力公共品牌”,团体标准《广西好粮油 广西香米》入围2021年粮食领域团体标准培优计划名单,“广西香米”图形商标2021年11月注册成功,出台《广西香米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目前全区符合广西香米产品标准和有一定地域特色的优质稻种植面积达1000万亩以上,总产量400万吨左右,较建设“广西香米”区域公用品牌前翻一番。广西香稻收购价比普通晚籼稻收购价提高30%,农民收益每亩平均增收300多元。
建立完善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体系,技术保障强基增能。近年来,广西共建设和完善1个自治区级、14个市级、63个县级粮食质检机构,并在区属粮食企业建立粮食质量安全监测点11个,基本形成以自治区级机构为重点、市级机构为骨干、县级机构为补充的广西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