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

微博  |
0771-5886315
您好,欢迎来到广西食品安全网!
   
行业动态
当前位置:
龙胜:“三招”巧解校园食安难题 AI助力筑牢“舌尖防线”
来源:龙胜各族自治县市场监管局 | 作者:兰晓孟 刘蕾 | 发布时间: 2025-09-17 | 20 次浏览 | 分享到:

2025年秋季开学季,龙胜各族自治县市场监管局跳出“查问题、下通知”的传统模式,以“靶向施策、教防结合”的新思路,探索出一套适合山区县域的校园食品安全监管经验,有效筑牢了师生饮食安全防线。

一、“分片包干+联合核验”,破解山区学校监管覆盖难题

针对全县70余所学校分散在10个乡镇、部分偏远学校车程超2小时的问题,龙胜县市场监管局摒弃“逐个跑、单打独斗”的方式,“三措并举”实现监管无死角。一是按乡镇划分为18个检查小组,每个小组由市场监管、教育、卫健部门人员组成,明确“谁检查、谁负责”,避免重复检查、漏项检查;二是制定《龙胜县2025年秋季开学学校食品安全检查工作台账》,将“食品留样记录情况”“紫外线消毒灯规范使用情况” 等内容纳入必查项,让检查更贴合实际;三是提前摸排,对交通不便的村寨教学点,由教育部门通知校点先行自查自纠,执法人员再开展重点复核,既节省监管时间,又能借助当地力量掌握真实情况。此次行动仅用5天便完成了全县学校全覆盖检查,效率较往年显著提升。

二、“问题导向+现场教学”,破解食堂人员能力提升难题

山区学校食堂工作人员多为当地村民,食品安全知识薄弱、操作不规范是普遍存在的问题。该局改变“集中培训、照本宣科”的模式,将课堂搬到食堂操作间。一方面,针对检查中发现的 “生熟刀具混用”“食品留样不规范” 等问题,执法人员当场示范正确操作,通过“错误案例+标准动作”的对比方式,让工作人员直观理解;另一方面,结合龙胜多民族聚居的特点,科普学生食材搭配安全知识,针对侗族、苗族学生常用的酸食、腊味等食材,讲解储存期限和加工禁忌,避免因饮食习俗引发食品安全问题。截至目前,已开展“现场教学式”培训3场,覆盖200余名食堂工作人员;后续抽查显示,工作人员规范操作合格率较往年持续攀升。

三、“智能抓拍+家校联动”,破解监管长效性维持难题

校园食品安全不能仅靠开学季集中检查,更需长期监督。龙胜县通过引入智能AI抓拍技术,在学校食堂关键区域安装智能摄像头,利用AI智能识别算法对食品加工过程中的违规操作(如未按规范佩戴口罩、手套,违规使用食品添加剂等)进行实时抓拍。这些智能摄像头具备24小时不间断监控功能,结合“明厨亮灶”工程,一旦发现异常,便会自动将相关影像资料上传至监管平台,第一时间通知监管人员与学校管理人员,形成详细的违规记录,并将其作为后续整改与复查的重要依据。

下一步,龙胜县市场监管局将把“分片联合核验”“现场教学培训”“智能抓拍与家校联动监督”等做法固化为长效机制,尤其针对偏远山区学校食品安全监管、民族特色食材管理等重点环节持续优化,让监管既有力度,更有温度。


行业动态
更多>>
法律法规
权威发布
更多>>
更多>>
放心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