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海鲜餐饮行业监管效能,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北海市银海区市场监管局积极探索创新,推出海鲜餐饮“一户一码”智慧监管机制,并在辖区251家海鲜餐饮店全面推广实施,实现“码上查、码上管、码上办”,开启海鲜餐饮监管新篇章。
源头管控,织密精准监管“责任网”。
坚持问题导向、底线思维,以基础整治破解监管难题。一是全面摸排建档,对辖区251家海鲜餐饮店开展“拉网式”排查,精准采集经营资质、监管信息等,划分62家重点监管店与189家常规监管店,整合投诉举报、舆情动态、执法记录等数据,建立“一户一档”动态台账,实现监管精准画像、隐患动态清零。二是闭环压实责任,成立海鲜餐饮整治专班,下设7个专项工作组,组建12人精锐整治特战队,推行“分片包干+常态巡查+弹性突击”模式,组织251家经营户签订诚信经营承诺书,构建“重点突出、协同联动”的监管体系。三是立体宣传造势,通过LED屏滚动标语、张贴文明海报、现场政策宣讲,倡导诚信经营、理性消费理念,推动经营户落实“门前三包”,营造“创城有我、人人尽责”的浓厚氛围。

科技赋能,打造智慧监管“新引擎”。
创新引入科技手段,推动监管模式迭代升级。一是推行“一户一码”阳光监管,为251家海鲜餐饮店全覆盖配备专属二维码,整合经营证照、监管记录、信用评价、所长联系方式等信息,实现“码上查、码上管、码上办”,累计调解纠纷25起、解答咨询13次,推动消费纠纷从“事后处置”转为“当场化解”。二是搭建“AI云监管”闭环平台,在162家餐饮店后厨、收银台、海鲜池等关键区域安装630个高清摄像头,执法人员通过手机APP远程监控、调取记录,构建“线上监测+线下核查”闭环模式,甄别无效工单32件,监管效率提升60%以上。三是打造智能计价标杆,在全广西率先引入“五重防护”智能防作弊计价秤,以银滩后街海鲜市场为试点,配备98台智能秤并向餐饮店推广9台,从源头杜绝短斤少两、价格欺诈。

严打重治,筑牢市场秩序“防护墙”。
坚持“零容忍”态度,以高压执法净化消费环境。一是开展“地毯式”集中整治,深化“六看二查一问”监管模式,累计检查海鲜餐饮店1923家次,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27份,当场处罚60起、立案29起、停业整顿12家,罚没款10.53万元,形成强力震慑。二是精准整治行业乱象,重拳打击“低价引流+隐性消费”“捆绑销售”等潜规则,严厉查处明码标价不规范、质价不符等行为,清理“套路消费”,推动行业回归公平竞争轨道。三是优化投诉处置机制,建立工单“日清日结”制度,落实“当日受理、当日核查、当日反馈”要求,整治以来月均投诉量控制在45件内,8月同比下降7.5%,投诉占比从9.2%降至2.9%,群众满意度大幅提升。

示范引领,构建长效治理“新格局”。
以诚信建设为核心,推动整治成果制度化巩固。一是评定诚信经营标杆,建立经营单位信用评价体系,将证照公示、投诉处理、日常巡查等纳入评分,评选14家“海鲜餐饮诚信经营户”和10家“暖新商户”,授牌公示发挥示范作用。二是统筹全域协同治理,将海鲜餐饮整治与农贸市场升级、旅游场所规范等创城重点工作深度融合,同步优化网约房、租赁电动车等关联领域秩序,形成“多点发力、全域联动”格局。三是健全长效监管机制,推行领导包挂、责任到人制度,完善精细化管理措施,推动监管从“被动响应”向“主动防控”转变,实现“整治一次、规范一片”的长效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