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凌云县市场监管局坚持把地理标志保护与品牌建设作为撬动产业发展的关键,以“行政+司法”知识产权协同保护机制为抓手,探索出一条聚焦协同推进、制度完善、用标规范三大举措,精准破解地理标志发展难题,为“凌云白毫茶”的健康成长筑起了一道坚实屏障。2025年第三季度“凌云白毫茶”侵权举报量同比下降60%,品牌市场环境持续净化。
“通过全环节协同推进,商标授权效率显著提升,截至2025年,新增25家茶企获'凌云白毫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授权,较上年度实现大幅增长。”凌云县市场监管局分管副局长说。
由凌云县市场监管局、凌云县人民检察院、县经济作物中心及重点茶企组建专项工作组,明确行政部门负责需求调研与流程对接、司法机关提供法律支撑、企业反馈实际诉求,形成“分工协作、权责清晰”的工作格局。联合启动《“凌云白毫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使用管理规则》修订工作,建立“申请受理—材料审核—结果公示—正式授权”的规范化流程。从源头规范“凌云白毫茶”地理标志使用管理。执法人员对20余家重点茶企开展“地毯式”实地核查,全面梳理企业在地理标志商标授权中的实际需求与堵点问题;司法机关同步介入,围绕地理标志主体使用、权利界定等关键环节提供法律指导,规范条款表述与适用边界。主动对接上级业务部门,精准衔接地理标志商标审批标准与材料规范。
“通过部门协同,打破职能壁垒,实现'严保护、大保护、快保护、同保护'的工作格局,为'凌云白毫茶'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凌云县市场监管局分管副局长说。
凌云县市场监管局联合县检察院出台《凌云县人民检察院、凌云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加强“凌云白毫茶”地理标志协同保护工作机制》,从信息共享、线索移送、联合执法、案件会商、宣传教育等方面明确协作内容,明确执法司法协作、线索双向移送等举措,形成全链条保护合力,进一步提升地方特色农产品地理标志综合司法保护质效。凌云县市场监管局积极与县农业农村局在“凌云白毫茶”知识产权保护领域协同联动,定期或不定期地召开工作会议,统筹推进“凌云白毫茶”执行标准修订、地理标志用标授权等工作。
凌云县市场监管局开展“知识产权保护进企业”专项活动,抽调行政骨干组成的服务团队,为20余家茶企提供“一对一”合规用标辅导。辅导内容涵盖地理标志商标使用范围、包装标注规范、侵权风险识别等,现场解答企业在用标过程中遇到的“授权期限衔接”等疑问。建立季度合规检查机制,每季度对授权茶企的商标使用、包装设计开展现场核查,对发现的轻微不规范问题当场指导整改,对涉嫌侵权的行为及时介入处置。通过“辅导+检查”双重举措,企业用标合规意识显著提升。
“针对市场上出现的'凌云白毫'字体侵权争议案例,凌云县市场监管局主动作为,第一时间会同田阳区人民法院开展案件会商。双方共同分析字体使用的法律边界、侵权认定标准,梳理涉事企业的用标历史与实际情况,寻找'化解争议、防范风险'的最优路径。”凌云县市场监管局主要领导说道。一方面,指导涉事企业规范用标,更换合规字体,避免侵权行为持续;另一方面,总结字体侵权风险点,形成《商标注册字体使用风险提示》,发放至所有授权茶企,提前规避类似问题。通过“提前介入、司法协同、风险预警”的方式,有效化解了字体侵权纠纷,保障了企业正常生产经营,为“凌云白毫茶”地理标志用标安全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