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北海市围绕 “五湖四海,食安北海” 创建目标,以 “四个最严” 为统揽,认真贯彻中央、自治区关于食品安全工作的决策部署,坚决扛牢食品安全政治责任,深化食品安全排查整治提升行动,助力城市高质量发展。
强化组织领导,压实属地担当
高位推动落实。成立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为指挥长、分管副市长为副指挥长,相关单位主要领导为成员的食品安全排查整治提升行动指挥部,围绕源头治理、食品生产经营销售环节、特食监管、抽检监测、食品生产经营场所房屋安全、燃气安全等8个方面全市一盘棋、一体化推进。高频协调联动。完善部门协调配合机制,定期召开会议,通报工作情况,增强工作协同,保障排查整治提升行动各项工作落到实处。高效督促落实。实行一周一调度、一周一督查、一周一通报、“三书一函”等制度。采取县区交叉、明查暗访等形式开展督查及“回头看”,确保排查整治提升工作高质量完成。
精准排查隐患,提升整治成效
实施五步整治法。确立“集中整治,排查整改,巩固提升,全面总结,查遗补漏、固化整治成果”五大阶段和实施步骤,开展“集中整治歼灭战、排查整改攻坚战、巩固提升持久战”。分级分类规范标准。制定“十牢记”“十不准”标准规范等措施,对学校、机关、医院食堂等非营利性食堂、星级酒店、中小型餐饮、小摊小店等主体实施差异化分类管理。加大排查整治力度。围绕重点划定排查范围,制定工作指引,建立风险清单,提升监督检查靶向性。强化风险监测力度。健全风险会商、信息交流和定期通报机制,建立风险清单和治理措施。开展抽检“指南针”行动,创新开展“开学季、开海季、丰收季”等“你点我检”“你点我查”行动,做到“点”群众之所系,“检”百姓之所盼。
全链强化监管,织密食安之网
创新监管机制。创新市场监管“三定职责 四级监管”机制,明确食品安全监管责任体系,建立食品安全监管任务清单;完善“综治中心+市场监管+综合执法+网格化+信息化”治理模式,建立食品安全协管员队伍,构建区域定格、网格定人、人员定责的“三定”网格化监管机制。成立食品安全专项协作小组。成立由教育、公安、农业农村、卫生健康、工信和市场监管等部门牵头的学校食堂食品安全治理、打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食品安全源头治理、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与评估、食品安全和产业高质量发展等5个食品安全专项协作小组,构建全链条协同监管机制。创新信用监管新模式。探索建立食品监管领域经营主体信用档案,实施经营主体“红黄榜”诚信经营管理制度,提升信用正向激励效能。构建社会共治新格局。组建以“桂姐姐”巾帼志愿队、“八桂食安”女民兵护卫队、外卖骑手“珠城红骑先锋队”、青年团员先锋队等为主体的“八桂食安”食品安全志愿服务团队,打造“五湖四海 食安北海”宣传矩阵和宣传品牌;邀请“两代表一委员”担任食品安全社会监督员,参与对食品生产经营主体、监管部门的监督。指导行业协会开展“安心餐饮店”“放心消费”创建,推进诚信体系建设,规范经营行为,强化行业自律。
壮大北海品牌,助推产业腾飞
壮大食品产业集群。突出北海海鸭蛋、烘焙食品、海水产品加工等北海特色优势食品资源,以“产业集聚、创新引领、质量提升、品牌培育”为主线,全力打造“1+3+N”的“大食品”加工产业集聚区,北海市合浦县以食品制造产业获得消费品工业“三品”战略示范城市荣誉称号、合浦月饼产业集群被工信部列为“重点地方特色食品产业集群”、合浦县特色海产品加工产业集群获认定为自治区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实施北海特色食品推广计划。推动食品品牌建设和地理标志产品认定,“合浦大月饼”“北海生蚝”“北海沙虫”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打造“北海有礼”品牌,着力培育壮大北海特色食品头部企业,以“北海海鸭蛋”“合浦大月饼”“北海生蚝”“北海沙虫”为重点产品,打造全区全国知名的北海食品品牌“金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