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

微博  |
0771-5886315
您好,欢迎来到广西食品安全网!
   
未按职工实际工资缴纳社保费 用人单位应补足工伤待遇差额
来源:本站 | 作者: | 发布时间: 2021-08-24 | 788 次浏览 | 分享到:

案情

吴某应聘到一食品公司工作,该公司按照地区职工平均工资2231元(吴某的实际工资为4226.28元)为其缴纳了工伤保险费。一天,吴某在工作过程中受伤,经认定为工伤,等级为九级伤残。吴某获得一次性伤残补助金20079元。后吴某将食品公司起诉至法院,要求其补足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的差额部分。

分析

食品公司认为,已为吴某参加工伤保险,吴某也得到了相关待遇,不同意支付差额。

法院认为,食品公司只按地区职工平均工资2231元申报一次性伤残补助金,而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和伤残鉴定结论,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应当按照本人的实际工资(4226.28元×9个月)计算,共为38036.52元。食品公司作为用人单位,应当以职工的实际劳动报酬总额为标准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缴纳工伤保险费。因该公司未按实际工资缴纳社会保险费,致使吴某未能足额享受工伤保险待遇,获得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降低。因此,应当按照吴某的实际工资标准计算工伤待遇,对工伤保险基金按照缴费工资支付后的差额由用人单位补足。

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七条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七级至十级伤残的,享受以下待遇:(一)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七级伤残为13个月的本人工资,八级伤残为11个月的本人工资,九级伤残为9个月的本人工资,十级伤残为7个月的本人工资。

黑榜
当前位置:
曝光台
更多>>
法律法规
更多>>
权威发布
更多>>
放心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