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源头预防,有效防范食品安全风险,今年以来,钦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把“从源头保安全”作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断提升全市食品生产环节食品安全水平,切实从源头保障了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该局共组织食品生产监督抽检361批次,合格340批次,合格率为94.18%,并对抽检结果全部进行公示,共公示抽检信息11期。对于抽检不合格的食品,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立即启动核查处置程序,采取下架、召回、停止经营、移交公安等措施,及时控制不合格产品流向,并依法进行了立案查处,抽检不合格食品后处理率达100%。针对全市现有的375家食品生产企业进行现场检查,目前已完成对228家食品生产企业进行现场检查,检查率达到60%,在11月份之前,将实现对全市食品生产企业检查覆盖率达到100%。
此外,该局致力于食品小作坊集中区建设目标,将分散的家庭作坊迁移到政府统一建造的小作坊集中加工区内。预计到今年年底,新投资建立钦南区食品小作坊集中区,并进一步完善钦北区食品小作坊集中加工区的配套功能,逐步实现小作坊迁移计划。同时,开展灵山县食品小作坊自治区级示范点建设,推动全市食品小作坊规范化生产。
为实现食品生产质量安全可控,该局打造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信息共享平台,统一管理食品安全检测计划、经费和信息,科学预警食品安全风险,加强食品原料、添加剂、半成品、成品等生产全过程监管,严厉打击各种违法违规行为,确保食品安全。与此同时,该局不断强化企业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落实,一方面实施食品生产企业自查制度,督促辖区内所有企业开展食品安全自查行动,主动公开自查结果和整改情况,提升风险自管自控水平;另一方面,建立企业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完善食品生产的全链条监管,让食品安全“看得见”。
(编辑:林珮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