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公共餐具合格率与智能技术研讨会在京召开。来自全国公共餐具安全领域的众多专家就公共餐具安全相关法规标准、智能技术、配送混装、风险监测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广西食品安全协会餐具消毒专业委员会主任沈杰率领广西餐消企业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
公共餐具安全风险不容忽视。日前,公共餐具合格率与智能技术研讨会在京召开。来自全国公共餐具安全领域的众多专家就公共餐具安全相关法规标准、智能技术、配送混装、风险监测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广西食品安全协会餐具消毒专业委员会主任沈杰率领广西餐消企业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

会上发布了《餐消行业自律发展2023—2033年规划》, 通过引导餐消行业品牌化、智能化、规范化、规模化发展,力争在除渣、清洗、消毒、烘干、包装、配送等餐饮具各个环节实现智能化,争取10年内实现集中消毒餐具市场覆盖量翻番,真正阻断病毒通过公共餐具传播,切实保障消费者安全权。
“饭店自洗餐具未经检测直接向消费者提供使用存在较大的安全风险。”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副研究员杨舒然表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方式的改变,人们外出就餐的机会不断增加,消毒餐(饮)具与食品直接接触,因此其卫生状况的好坏与消费者的身体健康息息相关,也与食源性疾病传播和食物中毒发生密切关联。”
来自世界中餐业联合会等单位的专家认为,随着国家标准GB31651-2021于2022年2月22日的实施,餐饮具集中消毒行业的监管更加严格规范。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相关分会负责人表示,在餐饮具集中消毒智能化方面,行业协会和国内多家相关技术的龙头企业积极沟通,力争在除渣、清洗、消毒、烘干、包装、配送等餐饮具各个环节实现智能化。

沈杰认为,此次会议是规格最高的一次,全国人大、市场监管总局、国家卫健委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世界中餐业联合会、全国职工健康促进工程办公室等单位关键部门负责人出席会议,对行业影响深远。本次会议也是最成功的一次,参会代表来自25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其中不乏北京、上海、重庆的企业,促进了行业间的对话与交流,对于先进经验的借鉴推广、取长补短,共同促进餐消事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