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牵动万家幸福。今年来,百色市聚焦源头治理、重点领域管控、智慧监管升级、产业高质量发展等关键环节,全方位筑牢食品安全防线,上半年全市食品安全形势稳定向好,为守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和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源头与过程管控:全链条筑牢根基
源头治理上,完成那坡县、靖西市农用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溯源整治评审,对8个县(市、区)踏勘采样,排查488家涉镉企业;核发农药经营许可证1834份,推进17家生猪屠宰企业规范管理。
过程管控中,排查肉制品、鲜湿米粉等隐患587项;食用农产品专项整治联合执法13次,检查1268家主体;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治理检查4711户次,立案121起。网络餐饮、校园食安方面,“随机查餐厅”72次,化解校园风险点712个;排查食盐主体4329家并整改71个问题,线上监管入网特殊食品商家722家次,整改38个问题;特殊食品生产企业食品安全员考核全覆盖、通过率100%。
科技与监测赋能:提升风险防控能力
以“智慧化+信用化+社会化”为抓手,推动监管能力迭代升级。在全区试点上线食品生产许可一体化平台,优化审批流程;全覆盖校园及校外托管机构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AI抓拍风险数据3.6万条,形成闭环管理。2955家种养殖主体注册“八桂农安”建电子档案,学校食材供应商全接入“桂食安”平台,超市畜禽产品实现智慧溯源。
食品抽检是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的重要手段之一。2025年上半年,全市完成食品抽样6204批次,评价性抽检合格率98.57%;食用农产品监测抽样12053批次,完成年度任务74.18%。完成7项指标方法验证,获粮油检验资质53项;政策性粮油库存检查抽30个稻谷样品,完成任务100%。重点节日抽检高风险食品600批次,合格率97.83%。对不合格食品依法核查处置,按时处置完成率为100%。
执法与共治保障:强化震慑与参与
开展“守护消费”铁拳行动,立案查处食品和农产品安全案件321起,罚没75.25万元,移送公安5起;受理食品投诉举报1178件,为消费者挽回损失9.46万元。
志愿服务是提升社会共治效能的关键实践。开展“八桂食安”“桂姐姐”志愿服务活动81场次,受益4.2万人;开展“你点我检 服务惠民生”主题宣传活动15场次,发布民意征集6期。
产业协同发展:惠及民生
监管与产业发展协同推进,才能从根本上提升食品安全水平。在农产品领域,百色市拥有绿色食品认证237个、有机农产品60个,9个产品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17个产品获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百色芒果、靖西大香糯等特色产品美誉度持续提升。田阳区通过“优粮优产、优购、优储、优加、优销”全链条打造,建成日产60吨精米加工线,线上线下联动销售带动农户增收,实现“安全与发展”双赢。
食品生产方面,以芒果、蔗糖、茶叶等特色农业为根基、全产业链升级为核心,区域公共品牌带动国际化协同发展。引进巨人园、鲜友等6家规上芒果深加工企业,年精深加工产能达30万吨,正在建成全国最大芒果精深加工产区。“百色一号”果蔬专列成功对接中欧班列和中越跨境集装箱班列,融入国际贸易物流通道,推动“百香百色”区域公用品牌产品出口至东南亚及中东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