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平市大洋镇,地处桂平市、兴业县交叉地带,周边村民平时交往密切,每逢圩日或节假日尤为热闹。该镇根据当地食品经营主体多、小、散和农村消费群体复杂的实际形态特征,扎实推进食品安全“两个责任”落地落实,筑牢农村食品安全网。

市场场监管所工作人员查验一食品经营店进货台账
持续发力全覆盖督导。一方面是加强组织食安委成员单位和村食品安全管理员、村两委干部等包保干部开展业务培训,提高包保干部对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的认识,2023年以来共召开培训部署会5场次。另一方面是强化协同监管,镇政府、市场监管所、执法大队、农村食品安全协管员等多方力量联合,对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开展全覆盖检查,通过督导确保食品安全主体找得全面、问题查得清楚,有力推动每季度包保督导高效完成。
构建“网格化”监管模式。在参考“红格善治”模式的基础上,通过整合基层力量,按分片区包保的方式,有效建立了网格式的食品安全保障堡垒。2023年大洋镇食品经营户(包括餐饮业)共110户,包保干部共22人,共实施包保督导236家,实现全覆盖,发现风险问题18个,跟踪落实整改食品安全风险18个,有效防范了农村食品安全隐患,保障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
延伸宣传端进屯入户。主动深入村民较多以及经营门店较集中的村屯开展食品安全知识普及、制止餐饮浪费等宣传活动,并要求全镇15个行政村干部、站所工作人员在日常入户开展其他业务工作时,积极进行食品安全科普宣传,坚持做宣传第一人、移动人,发动全镇人民共同参与食品安全治理,共享食品安全成果,营造人人参与、社会共治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