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为守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西林县聚焦食品安全领域突出问题,以“查隐患、严整治、建机制”为主线,从高位推动、基础升级、精细监管三个维度发力,全面压实责任、补齐短板,构建起全域覆盖、全程可控的食品安全保障体系,食品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有序有力推进,切实筑牢群众饮食安全“防火墙”。
高位推动聚合力,拧紧整治“总开关”。
西林县委常委会专题听取全县食品药品安全工作汇报,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及分管领导“双高位”推动食品安全整治,高位部署、统筹推进。县食药质强办牵头抓总,第一时间成立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制定专项行动方案及《工作清单》,明确目标任务、重点整治领域、实施步骤、工作措施和责任人,为行动开展绘制“路线图”。通过召开工作部署会、推进会,层层传导压力,持续压实乡(镇)属地管理责任、行业部门监管责任和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主体责任,形成“全县一盘棋、上下一条心”的工作格局,为专项行动顺利推进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基础升级强支撑,织密安全“防护网”。
西林县以“硬件升级+软件优化”双轮驱动,加大投入、完善设施、强化抽检,筑牢防控屏障。智慧监管提效能。为提升监管精准度与效率,西林县推动学校、医疗机构食堂、托管机构等重点领域“互联网+明厨亮灶+AI”平台升级,可实现对重点场所食堂后厨加工操作流程不规范、有害生物防治措施未落实等违规操作实时抓拍并自动报警,实现非现场精准监管。截至目前,全县53家学校食堂已全部接入“互联网+明厨亮灶+AI”智慧监管平台,实现校园食品安全监管无死角。抽检扩面,倾听民意。从强化硬件与人才支撑入手,改造升级县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基础设施,充实人才队伍,提升检验检测能力。同时,通过线上问卷、线下征求意见等方式,广泛征集群众最关心的食品品种与抽检场所。截至目前,已开展“你点我检 服务惠民生”活动5场次,完成“市运会”等重大食品安全保障任务20余场次,完成快速检测5567批次,收集群众意见建议680余份;完成食用农产品监督抽检280批次,其中不合格8批次,抽检不合格食品核查按时处置完成率达100%,切实提升了群众对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参与度与满意度。
精细监管补短板,拧紧责任“螺丝钉”。
西林县以“全程监管、闭环管理、责任倒查”为核心,推动整治从“运动式”转向“常态化”。聚焦重点无盲区。紧盯集中用餐单位、食品添加剂滥用等九个重点领域,组织执法人员以“日常检查+突击抽查”方式,排查食品生产经营主体690余家次,重点检查食品生产企业(含小作坊)、学校食堂、养老机构食堂及校外托管机构等场所,确保监管无盲区。目前发现隐患116项,整改率100%,确保“不漏隐患、不放问题”。部门联动聚合力。打破“单打独斗”模式,建立多部门协同机制,定期联席、共享信息、联合执法。在肉品监管中,市场监管、农业农村、公安等部门查处肉品案件1起,查扣未经检疫猪肉98.75公斤;秋季学期开学前,多部门组成3个工作组,对59所中小学(含幼儿园)食堂开展“拉网式”排查,发现问题29个,下达整改文书2份;市场监管与城管联动,取缔校园周边流动摊点2个、疏导127次,引导备案食品小作坊7家、小餐饮198家、食品摊贩2家,形成“齐抓共管”格局。
下一步,西林县将持续巩固成效,聚焦薄弱环节、创新监管方式,推进食品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智能化,切实让群众吃得更放心、更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