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百色市第八届运动会在西林县圆满落幕。伴随赛事收官,为期3个多月食品药品和特种设备安全保障工作同步交出“零事故、零投诉”答卷。西林县聚焦赛事安全核心需求,提前谋划、周密部署,以全链条、多维度保障举措,为赛事顺利举办筑牢安全屏障。
坚持高位推动,全面压实安全保障责任。西林县第一时间成立由县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县市场监管局牵头的“市运会”安全保障工作专班,研究制定《食品药品和特种设备安全保障工作方案》及应急预案,将保障任务细化到岗、责任明确到人,确保各项工作落地落细。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及分管领导多次深入运动员驻地、比赛场馆等重点场所,现场督导食品安全保障工作;百色市市场监管局主要领导及分管领导也多次带队赴西林县,提供业务指导与工作支持。赛前召开专题部署会、工作会商会议,及时协调解决保障过程中的堵点、难点问题,构建起“上下联动、闭环推进”工作格局。
深化“专项+巡查”,全域消除风险隐患。围绕“市运会”核心区域及周边,西林县开展“专项整治+日常巡查”双线行动,县市场监管、农业农村、公安、住建等部门联合推进制售假劣肉制品、夜市食品安全、食用农产品、药品“清源行动”等专项工作。食品领域重点检查食材采购溯源、餐饮具消毒、食品留样等关键环节,排查餐饮单位450余家次,商场超市430余家次,排查整改问题隐患250余处,查办食品案37件。
推行“培训+约谈”,全程规范市场秩序。赛前组织涉赛食品生产企业、餐饮单位、药店及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开展安全培训4场次,覆盖从业人员260余人次,重点讲解食品安全操作规范、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要求及特种设备应急处置流程,发放宣传资料5600余份。同时,对15家重点保障单位负责人进行集中约谈,明确安全主体责任,签订《食品安全保障承诺书》,督促经营者严格落实进货查验、索证索票等制度;赛中通过“线上提醒+线下巡查”相结合的方式,实时规范经营行为,有效杜绝哄抬物价、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等问题,维护了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
实施“监管+检测”,全链条保障食品安全。针对运动员接待餐饮单位,西林县市场监管部门实行“驻点监管+实时检测”模式,安排执法人员驻点,全程监督食材采购、加工制作等环节,检测人员对食材进行严格采样,并运用快速筛查技术,及时检测食材中的潜在风险。累计开展现场快检8983批次,涵盖蔬菜农残、肉类瘦肉精等项目,对快检中发现的可疑食材立即封存并溯源核查,确保问题食材不流入餐桌。通过“检测查风险、监督堵漏洞”协同模式,实现食品安全风险“早发现、早处置”。赛事期间未接到食品相关投诉,切实守护参赛人员“舌尖上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