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动食品安全“两个责任”落地落实,筑牢农村食品安全底线,维护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近日,灵山县平南市场监管所结合辖区监管工作实际,突出重点,严把“四关”,扎实开展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行动。
严把食品生产源头关。在生产加工环节,重点查处生产制售假冒伪劣食品,非法添加或使用非食品原料、回收食品作为原料生产加工食品的“黑工厂”“黑窝点”“黑作坊”,以及违法生产加工高风险食品。坚决把住产品进入市场的最后一道防线。
严把食品销售流通关。以农贸市场、校园周边、日杂商店等为重点场所,以保健食品、酒类产品、散装食品、过期食品等为重点品种开展专项整治,督促经营者不得销售“五无”(无生产厂家、无生产日期、无保质期、无食品生产许可、无食品标签)食品、过期变质食品、掺假食品、有异物食品等。
严把食品安全抽检监测关。加大流通领域和生产领域的食品安全抽检力度,截止2023年上半年,开展流通领域抽检65批次,生产领域抽检15批次。对抽检不合格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开展飞行检查和责任约谈,督促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
严把食品安全培训考核关。纵深推广并指导“广西餐安”APP食品安全在线培训,努力实现辖区餐饮从业人员培训考核全覆盖,截止7月21日,辖区内餐饮服务单位在广西餐安APP培训率已达95.18%,切实筑牢了“民以食为天、安以食为先”的安全防线。
自专项整治行动开展以来,共出动执法人86次,检查农村食品经营单位132家次,现场整改8家次,立案11起。下一步,该所将继续加大农村食品安全检查力度,严厉打击生产经营假冒伪劣食品等违法违规行为,全力营造安全放心的农村食品消费环境,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